起初是因為找到可以配合生活的工作,
沒想到一腳踏入了居家照顧這份工作,
因為認識熟人的壓力,再加上每天要移位老人十次,
雖說特別看護?終究還是看護,
所以辭退轉而到長照公司,
拿著護理師證書去做居家照顧,
老實說我不清楚也不認識這份工作,只知道很辛苦,
知道機構照服員的工作內容,,但從沒做過,
更沒聽過長照2.0或者了解失智症這些事,
在醫院沒聽過也沒碰過。
不排斥接觸新工作的我,
因為不喜歡小孩,所以嚐試照顧老人,
不知不覺就從2020做到2021年,
這份工作,讓我知道長照2.0居家照顧對這些照顧者,
能給予喘息、放鬆壓力,
我深深體會如果家屬沒有看護的幫手,單純自己照顧的壓力有多大,
也讓我體會這些老人心理生理的問題,
光是要換尿布或者換衣服,更不用說還要洗澡,
這些都是需要時間還有勞力,
還要花點時間陪伴老人聊一聊,
如果都要家屬來做可能都不用工作賺錢養家,
不得不說政府補助對這些家庭有多大的幫助,
甚至解救了想自殺的家屬。
真正需要的老人,失智症、重症失能、身障者…,
也有某些其實不需要的老人申請,家務協助項目卻是要人來專業清潔,
家屬拿政府補助來減輕自己的支出,也有很多順便,負責老人餐食,連一家人也順便,
這時就要看公司跟居服員的想法,當然政府有列出項目說明,
家務協助是指不爬高不蹲低,備餐是指兩菜一湯負責主要老人的部分,
不是說多做不能,居服員有的有愛心耐心會願意做也是可以,但是長久下來,
什麼都變理所當然,事情越做越多,所以雖說規定是規定,自己要有一把尺。
對我來說這份工作比外送員有些照顧技術,
換尿布、移位、關節運動這些都需要經驗學習,
政府有規定時薪200元,月薪也不能低於3萬2,
居服員工作年紀大都是中年人較多,偏向養家活口,
所以很多都是全職在做份工作,努力做十萬沒問題,
但是身體會不會出問題就要看人,
政府單位會抽查,也是希望做照顧服務這份行業的人能走長遠,
因為照服員職業病不外乎腰受傷、慢性肌肉肌腱發炎,腕道症候群、車禍,
這幾項都足以讓人停止工作,必須復健、住院,甚至有可能沒辦法做久站久蹲的工作,
或者無法工作。
而且還必須要接受他人眼光的自己,
更會接觸別人沒辦法接受的屎尿事情,
有可能照顧的老人發生跌倒或急救風險、被家屬告、被檢舉,
每一兩個小時就換別的老人要照顧,
交通時間雖說10到20分鐘,但有機會接到30分鐘或更長的車程,
一天下來工作時間包含交通時間很容易超出10個小時,
以公司的考慮則是有家庭才會給可以選擇的時間下班,
不然都是以最後一個案子結束,有的可能到晚上七點。
在我眼裡,這份工作勞心勞力,雖薪水好,但是花的時間越長,
勞力損害身體越多,這份工作應該更要彈性,
而非配合資方拼命接案子,有時候要考慮案子的穩定性,
還有是不是一個好案子,都能看出督導、老闆的思維,
即使是爛案子有可能被居服員拒絕,公司要怎麼私下處理就是不會明講,
照顧好居服員才能走得長遠,不論是不是繼續一輩子或者短暫做,
這些服務都是造福家屬和老人,面臨超高齡化的來臨,
必須有人來分擔這些家庭壓力,同時造就就業機會。
慶幸當初自己面試談好條件,不然會淪落跟其他居服員的樣子,
公司要多賺錢,希望你多賺錢多接案子,不會考慮會不會很快勞損,
因為受傷的不是他們,雖然他們也有責任,
護理師如果要做這行把屎把尿、家務協助、備餐,
殺雞焉用牛刀,家務協助就算了,還要煮飯?
我相信很快人都走掉,不要說是一般居服員,大部分的家屬跟被照顧者都覺得這份工作是做功德,
給不給尊嚴都要看人,如果是真正需要服務的家屬,會真心感謝。
只可惜自己對這行真的沒什麼長久的想法,不然我可能會開一家長照公司,
造福這些辛勞的居服員,總是做最累最勞苦勞心的工作,又要承受別人眼光,
在職教育訓練跟休假福利對員工來說非常重要,越專業越沒人擔心休假代班會不會出事,
家屬跟被照顧者都是希望熟識的人,這點也是人之常情,
但人累了總要讓人休息,身心保持在最佳的狀態,員工的健康是一輩子的事情。
幸福感老闆給不給都不是重點,而是自己有沒有爭取自己權利,想做一輩子的工作要為自己好,
賺的了一時的十萬,賠了身體是最慘的,提早被人照顧。
如果喜歡行政的話,可以往上發展當督導或個管師,只不過薪水不會比居服員高,但有周休假日。
兼職做居服員,其實蠻不錯的,有老人福利系跟護理系的學生都會來做,賺些生活費或存錢。
如果喜歡長照這塊領域又有經驗年資,想開業,可以考慮自己開B單位,四人就能成立,目前台中有200多家單位,短短一兩年暴增。